我院召开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研讨会
2025-03-14 11:56:19 来源: 点击:
3月12日,我院召开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研讨会,总结人工智能公共课教学效果,谋划人工智能课程模块建设。院领导马建标、樊顺厚出席会议,教务部、基础课教学部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参加交流研讨。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在步入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及信息分析方面的强大能力已经开始深刻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文科、新艺科建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学科交叉、文理融合、数智赋能等途径,拓宽文科、艺科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已经成为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的共识。
基础课教学部针对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整合院内资源,规划了人工智能课程模块,包括从人工智能基础到人工智能应用共5门课程,提出以人工智能微专业的形式供高年级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研讨会讨论了该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
学院支持各单位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学生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时,强化数智素养和能力,探索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新模式。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在步入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及信息分析方面的强大能力已经开始深刻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文科、新艺科建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学科交叉、文理融合、数智赋能等途径,拓宽文科、艺科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已经成为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的共识。
基础课教学部针对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整合院内资源,规划了人工智能课程模块,包括从人工智能基础到人工智能应用共5门课程,提出以人工智能微专业的形式供高年级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研讨会讨论了该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
学院支持各单位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学生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时,强化数智素养和能力,探索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关热词搜索:
栏目本月排行
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人访问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8号
邮编:300384 电话:022-23799800 传真:022-23618680
津ICP备05011647号 津教备0218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32号
邮编:300384 电话:022-23799800 传真:022-23618680
津ICP备05011647号 津教备0218号
